首发 | 于天淼:互联网企业如何避免帮信罪风险?
汇聚辩护原创,分发辩护指引;研究法律适用,剖析证据运用。
编者按
互联网企业如何避免帮信罪风险?
笔者近期办理了几起互联网企业、企业员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案件,时时感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企业有些只是普通的互联网企业和通信企业,并没有明显的犯罪意图,但是由于没有做好合规建设和刑事风险防控,最终导致企业被追究刑事责任;很多当事人往往有着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能力,可以选择同样报酬的其他合法安稳的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做出贡献,享受生活,但是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正确认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界限,做好刑事风险防范工作,而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甚是遗憾。故将案件中的一些思考,写文以告之。
一、互联网企业需慎重防范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刑事法律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安部门严厉打击跨境赌博专项、断卡专项行动、净网专项行动等严厉打击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推进,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数量飙升,已成为各类刑事案件犯罪中起诉数量排名前三的罪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为他人设计、搭建专门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软件、插件、网站等行为,对于自然人来说易于辨识,行为人往往存在较为明确的认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防范。
但在互联网企业与通信企业中,开展IDC服务租赁租赁业务、服务器托管业务、境内外专线等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许多企业或许在客户管理和业务管理方面疏于刑事防范,一旦网络的终端出现了违法犯罪行为,则企业与企业员工就面临着紧迫的刑事风险。
二、互联网企业如何有效地防范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刑事风险防范
(一)重视公司的合规化建设
互联网企业应当重视公司内部的合规化建设,确保公司运营的主营业务合法合规,主营业务的开展均获得了相应的经营许可并依法向监管部门报备;关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合规性审查;互联网企业的管理人员、公司主要业务人员应当定期接受法律培训;在企业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应当由法务部门联合从业律师综合评判给出建议;在可能遇到有刑事法律风险时,应当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给出意见。
尤其是当企业涉及跨境业务,应当同时注意经营业务所在地的法律规定与国内的法律规定,不能因为主营业务在所属国是合法的,如菲律宾等国家赌博为合法业务,在日本等国家交易虚拟币等为合法业务,就贸然认为在相关国家开展相关业务不存在境内的法律风险,还要考虑到是否有国内用户访问或参与等因素,是否涉嫌刑事法律风险还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重视对客户的背景调查
前文已提及,在互联网企业与通信企业中,刑事法律风险往往是出现在网络的终端客户上,因此互联网企业与通信企业应当关注客户的基本情况,对客户进行实名制登记并进行背景调查。对于游戏类客户应当审查是否存在赌博的风险,对于视频类用户应当审查是否存在擦边和涉黄的风险等,在公司自身不具备相应甄别能力时,应当及时和所属地监管部门报告并备案。此外,互联网企业与通信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重视对相关协议的审查,对销售人员提交公司的客户信息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内容完整和真实。在提供服务期内,也应当对客户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合理的监管,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三)重视与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在司法实践中,互联网企业及通信企业的相关人员,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往往公司已经收到过相关监管部门的通知,但由于公司内部没能及时清理有问题的业务,没有及时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或者虽然明面上配合监管部门封停相关IP,但私下为用户开通新的IP或者频繁出现终端客户违法犯罪等原因,才导致最终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此,互联网企业及通信企业应当重视与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加强网络技术监管能力,应有专门人员联合刑事律师共同负责对接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
三、互联网员工如何避免因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导致自身陷入风险
首先,作为互联网企业和通信企业的从业人员,无论是管理岗位、技术岗位还是销售岗位等,即使是作为企业的普通员工,都应当高度重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风险的防范。
其次,互联网企业和通信企业的从业人员可以关注公司的主营业务内容,关注公司的会议内容、内部沟通群聊是否存在敏感内容,关注公司内部沟通方式是否有刻意要求大家使用境外聊天软件进行内部沟通等方式,以及自己实际获得的收入是否高于市场一般报酬等方面观察判断,在无法做出明确判断时应当及时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或者可以及时换工作。
此外,作为销售岗位的人员,需要按照公司要求严格审核客户的信息,不要为了追求业绩而弄虚作假,放松对客户的审查。